您的位置=首页=祥坤修学园地

别说感应不主要
(上)

作者:祥坤居士
2008-4-10




2008年1月28日我收到一条消息如下:“阿静,因果之说一点不假,如是因有如是果,唯时早晚,有的种子种下可能几天就发了,但有的就要等上半年甚或很久。平时心存善念或做善事那是为自己培福和积德,感应有速迟,这和你前世的业行多少有关系。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佛菩萨没有错,是我们不知道反闻闻自性。”明显这是一个发错给我的消息,我回消息问她因缘,对方便把一条她南方朋友的消息转发给了我。

“我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被情所困,以前是现在也是,很多时候都有厌世的想法。我很多次到寺庙都是无法放下家人,红尘俗世情未了,认识你真的很好,可以让你教化我一些,我是希望放下看破自在的,但,内心也常怀疑,世上是否真的有神佛存在,为什么同样的念佛人,有的就一点感应也没有呢,为何有些坏人现在还活的好好的呢。唉,可能是我慧根太浅了,我在十八岁时就有个师傅劝过我,说我一定不要把情看的太重,认识你真的很好,听你说话真的很舒服,希望你能多和我讲些佛法这方面的事,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我问给我发消息的人,这个“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你能详细解释一下吗?她说不能,我说你看人家多谦虚,她说认识你真好,还说让你“教化”人家一些,但是你呢?却不能给她引用的这句偈做个解释。其实,她写的只是半句,完整的是:“心随万物转,转处实能幽,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我们每日应缘接物,随处起用,但本体也就是自性是不动的,这就是幽的含义,有定的成分,有即相即离的成分。随缘的我们相对于生命中那么多的人事,那么多的来来往往,一定要把自己的本有保住,万物是镜缘风光,本有是宝王镜,风光只能出现在镜子里,镜子扔到风光里就是不对了,心不止念不绝都没关系,只是不要停留,不要针对无常去执着,不要针对空无去粘缠,事来则应,事过无痕,不要想起来没完没了,所谓客尘飘渺,虚照虚应,原本尽皆归无所得,这便是自己的幽。


随缘妙用是因为识得了自己的本性,本性在哪里?哪里不是本性?便如翠竹黄花皆是般若一样,悟道者见相即能见性,这便是肉眼也能够的见道,而迷妄人就不能做到这点。另外,悟道和修道和证道是三个概念,悟道是理,修道是事,证道才是理事圆融。有一些喜欢佛学的人,到哪里都标榜自己的境界如何如何,但是呢,这些人确也不念佛不诵经,不禅坐不摄心,佛经上把这些人比喻为“雷声大,雨点小”。他们的作为在外人看来似乎是属于理上悟道的人,其实,这么以为是不完整的,因为理上真悟道的人,事上则必要行持,所谓知行合一方为明理明事,就好比一个人知道前边有猛兽,他是不会再往前走的,而如果这个人还是往前走,那则要么他有降服猛兽的能力,要么就是他的“知道”原本就是“不知道”。神光大师在成为二祖之前,讲经说法都能出现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瑞境,这够可以了吧,但是当时的他依旧是出不了三界……所以,这里边显示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信佛到底应该信在哪里?到底应该是怎么个信?夏莲居老居士说,修道人,每天都请问自己的“信”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个“信”字,说简单就简单,说复杂就复杂。

很多人总要看到这个不生不灭的自性,这个容易也不容易,说容易便是要在虚幻的相上见到,也可以在你前念已灭,后念未起的一刻一把抓来感受一下;说不容易,就是因为着一物即不中,因为成相的,就必定属于生灭法,而若成对立的空无,因妄起真,又成执空,所以“不空亦不得,何况得于空”,说万法唯心,但唯心本无体;言三界唯识,唯识更无性……识是和合,心有相续,根源是妄,枝叶何真?所以,均无自性,当体即空,妄心说妄,都非寂灭。

我们人人具足的本性,他是不被生死所缚的,他是不受六道轮回的,他体离一切相无生无灭无去无来,真空妙有,无相无不相。这些就怕你不知道,就怕你不认识,就怕你找不着,就怕你不会用。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找不到他,所以我们认假为真,起惑造业,顺生死流,背涅槃路,常处生死,来回六道,枉受苦痛,没有止息……如果我们能知道这唯一的真实,能找到这唯一的真实,能会用这唯一的真实,那怎么还会被尘世纷扰的假相所迷呢,怎么还会心存爱见患得患失呢,怎么会畏惧死亡恐惧轮回呢,所以自然也就是无喜亦无忧了。需要知道的是,这是说的一个理,理是可以顿悟的,事上则要渐修,所谓的事上,深浅都是一句话: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有人总要问为什么非要熄灭贪嗔痴,因为你不这么做,你自性的光被其遮挡就显不出来,你自性的光出不来,六道轮回你就出不来……“大道无形象,谁也画不出,也没留个样,也没成个图”。

我随缘多说了一些,多说的这些却不是题外的部分。






念佛人总要提到一个叫“感应”的词,感应感应,感即是修,应即是证,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佛菩萨应之而来,谓之感应。感属于众生,应属于佛,指众生之所感与诸佛之能应相交之意,以此推理,拜佛诵经打坐叩头行善修心都为“感”,佛菩萨神通愿力加被行者均为“应”,所谓“道交”,即是彼此圆融通摄,打成一片。

感应被很多人提及,所谓感应有无,感应大小,但是呢,提起时又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以为所说即是着相,所求即是乖违,有法即是错乱,境界即是着魔。其实,似此之见已非直心道场,对明理正信都是不利的事,我以为,感应,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及。




一些高僧主持的大法会,都要信众一心念佛,念到有感应为止,这个“念到有感应为止”不是正大光明地提及,又是什么。我们读经拜佛,看到光明的影像时,听到空中的音乐时,闻到人间绝对没有的香味时就会增加信心,赞叹连连,这些殊胜的感应,不是佛菩萨和护法善神的从善之应又是什么。我们看一些流通的图片,听人讲彼此的念佛感应,见到有光的,有不可思议境界出现的就高兴,就生起大信心,这不是正面的又是什么。

我知道有人会说,佛陀曾说,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是呢,佛陀应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又属于色的部分,阿难尊者出家因缘就是看到佛陀的相貌殊胜。相貌殊胜的人本就是修来的福报,这就是龙树菩萨所说的“以相严身”,我们如何可以把福报说的一无是处呢。说到这个三十二相,有很多人以为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如果把这个和大家解释清楚的话,我想就远非是那么简单的事了。佛陀解脱德所呈现出的三十二相,也就是我们凡夫或二乘人所见的应身,是要经过一百个大劫来修因的,这个期间还只能在欲界修,只能在人道修,只能靠男身修……谁敢说,属于色法的这个三十二相不主要?

其实见色不见色是不背离的,也是绝对完整统一的,前一个是给已通教法实相的人说的,后一个当然是对另一些遇色随想而能应的人说的,这里边有个重要的事理就是:见相即能见道的人,他见什么都没问题;而若只能见相难以见道的人,那他就要记得世尊“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的警告了。很多的信佛人,实话是真的还是要见相欢喜的,这里边既包括高僧大德,也包括凡夫俗子,虚云老和尚高僧不?大德不?但他老人家朝圣五台心愿之一就是为了一睹文殊菩萨圣相。我认识一位佛门初学,她一次在读《广钦老和尚开示集》的时,突然闻到一种绝对特别的香味,她即刻动念“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请佛菩萨慈悲,再要我闻一次!”结果就象有人在他鼻前一煽一样,香味再次传来……那次闻香经历,就是她现在一直在坚持念经拜佛的缘起。其实,感应之事,不但合情,而且合理,主要的是,这和经文中提及的并不违背绝对一致。很多的经典,都是说的明白无误,求什么有什么。求来的就是有感有应,求不来的,当然是没感没应了。很多的人,他不信你天花乱坠的道理,他信的就是你的神通,就是他在信佛之中的感应。




佛门绝对讲的是智慧,但是呢,佛法是不可思议的,因机而应,随缘起照,又分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权法实法等等诸法。佛陀说法要两种因缘成熟才说,一个是听法的众生缘要熟,一个是所说的法缘要熟。所以,这其中的法在不同的众生看来是变换不一的,但是呢?不一的同时又是不异,无论你智慧如何,根机大小,在佛法的海洋里,都绝对会有自己的啜饮之源。

戒定慧三无漏学可以说是由一到三逐一生成,也可以说三本是一相互通摄,所以,正如戒为体,定为用一样,定为体的时候,智慧的光芒便要显映,此时的感应甚或神通便也同样的相映成用。佛门中提及有智慧的人起码的一条就是要“明心见性”,同时呢,理论上这个明心见性人本身就应能在事上随缘起用,这个“用”的部分,一部分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和谐统一,另一部分,便是在常人眼里显示出的感应,便是放射出的神通。

谁说有神通不好?说不好的人有神通吗?关键是要看你把神通之用定位在了哪里,看看那些历史上知名的高僧大德吧,他们都有大智慧不说,往往他们的这些智慧都伴随着不可思议的神通境界,不相信的人,可以看下《西天祖师传》和《高僧传》中的一位位大德,自然知道我说的不假。正是智慧与神通并举,才使他们成为高大如须弥,难测如虚空的圣者。在这里,德行高低修为深浅绝对是决定因素,但也的确是修为力道渐深时往往会生发出自性具足的种种神通妙用。

实话是我就偏好神通,不过,我从不在心妄求这个,因为我知道有报来的有修来的,就是没有想来的。佛陀在世时,降服六师,制服外道,很多时都是智慧神通彰显,光芒万丈,境海缘深,遗憾是生在末法此时的我们福薄德寡,不能亲见。我们现在读诵的很多经典都是鸠摩罗什大法师翻译的,这位大德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神通,所以他是七佛译经师,所以,他被几个国王抢来抢去,由他所译僧肇大师所论的《维摩诘所说经》中,鸠摩罗什法师更是提到了神通最能度人的话,谁还敢说神通没用?四十五代祖师宣化上人是典型的大智慧大神通的代表,所以他能普摄群机,广度人天,光芒圆融处傲视群雄,德行随起时行云流水,哪个敢说上人的神通不是大方便!台湾的李炎武将军在他自诉信佛因缘中写过一件事,这件事,上人在美国和弟子们讲经说法时也提到过。李将军在皈依上人之前也曾皈依过几位法师,只是,皈依哪一位他都没有一丝的感应,当他遇到上人时,没有感应的皈依终于宣告结束。皈依上人的一刻,李将军突然感到自己心中有一盏灯被点亮了……实话是他身为将军,贡高我慢难免很大,当他给上人叩头的时候,一抬眼竟看到上人的相不停地变化,一会儿是天大将军,一会儿成观音菩萨,这着实给李将军吓够呛,贡高我慢当下荡然无存。为什么李将军皈依别的法师就没感应?为什么他皈依上人时就有感应?我说实话,(这些实话,估计敢说的没有几个)一方面是那些法师德行修为难以比肩上人,另一方面当然也是李先生原本就是和上人有缘。是上人的德行,感召来每个真心皈依他的人无比强烈的感应,是上人的修为,让这个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了得遇的明灯。




德行的高低往往也预示着道行的深浅,亦体现出感应的大小,德行大的,在他身上出现的感应自然就大,反之,就是小感小应。王治平大居士所著的《楞严经译解》一出版即受到了佛教徒的一致好评,这位大居士的师傅便是普钦上师,一位名满天下发十大愿多次以身供佛的大德,大德曾北朝五台,亲见文殊菩萨化成一女,试探随行,说起恐人不信而生毁谤,所以在此不举,成不可说一类。

《普钦上师传》中提到过一件法师有德有感的事。当时在上海法租界有位旅馆经理叫王问樵,他的妻子被一个怨鬼所缠,卧床不起更见命危,其妻身上怨鬼连说自己是为追命,王问樵问其因缘,与妻何仇,何以至此?鬼借妻口说:我叫唐素贞,前世被你妻所杀,所以今生来取她命。王问樵:我请龙华寺方丈性空老和尚超度你,可以吗?唐素贞:他是不行的,现龙华寺有一剌血书经之僧,如果得到他的超度,就可以免我鬼道之苦。王问樵便到龙华寺访问,见普钦法师很年轻,就怀疑他未必有那么大的德行,所以去后即回,对他妻子说:我看这个剌血书经僧还很年轻,怎么性空老和尚能不如他呢?唐素珍说:他虽然年轻,但他世间名利之心已经没有,身心清净,所以能以德度我;性空老和尚虽然道行挺高,但至今名利之心未忘,心有染污,所以功德力弱,不能度我。这回王先生是真信了,即请普钦上师代解其怨,上师没有推辞,如法去做,三天后,鬼又附王之妻身上,言己苦已去八九分,希望能皈依这位大德。鬼说,如果可以的话,我和你妻子的怨不但能解,我对你也是感激不尽的。“王复来请师。师请书其姓名,作一牌位于关房中,夜间以香一炷,三呼鬼名,为说三皈依,赐名通灵。”此鬼自知普钦法师有德有感,善知识难遇,所以要皈依他,法师没有推辞,为其授皈依,赐名“通灵”。此后法师“夜梦一女,于座前礼拜无数”王问樵妻子的病也随之痊愈,再看接下来的事,“王问樵以银币两万元供养师,师分文不受,全部转供龙华寺。”如何?大德就是大德,面对金钱之举自见行持高低。

后来呢,说起来有人或许又要起疑,因为普钦法师晚年结婚了。关于结婚的这一段,有好心人给删去了,为什么呢?就怕喜欢看相的人,执着这个,实话是当时就有很多他的信众背之而去。普钦上师所以结婚在我眼里自然是有着一种大因缘,谁说在家就不能度人?谁说在家的就没有菩萨?谁说出家只是进寺庙?谁在分别出家和在家?一个人心着三界,名利不舍,留恋红尘,贪图利养,这个人在庙里一辈子又能怎么地?一个人心常清净,乐得梵行,见境达性,保任本有,这个人在家又能如何?鸠摩罗什说,你要看到那朵莲花,而不是他身处的污泥。透过现象,我们要看的是本质,普钦上师成家后行医治病,广做功德,度人无数。菩萨眼里,六道尚且是空,何况在家出家本属名相,尽皆无实。维摩诘大居士心无所系,游戏神通,深达实相,来去自如,此般妙用哪里是凡夫肉眼相上测度和分别的呢!普钦上师早已是不变随缘不沾不着,传灯无尽离相绝踪了。




神通是“圣末边事”,但这个圣末边事总归也是和“圣”字粘连一起的。事实上是,大智慧者,大德行人,往往都有大神通大机用,这就是定慧之力达到“均等”的时候形成的“均照”,便如证果,要的也无非是两者间的平衡,你定力和慧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逐一或一步证到阿罗汉果,到了这个圣果之位,就已经是断了见思二惑,这个时候外在表象之一就是能“三明六通”齐发,这个三明六通是阿罗汉所具之德感召来的,这个“德”,不是慈悲智慧所生,不是熄灭贪嗔痴所起,不是去除欲见结使所显,不是本性具足的,他,又是哪里来的呢?实话是,如果感应神通没有用,信佛的人,我以为会减少很多很多,某种意义上,我们也无法自圆其说。

一念相诚一念感,念念相诚念念感,诚心信佛,诚心念佛,诚心受持佛说的人,感应便是随之生成的部分。很多经文都在流通品处提及,读诵书写佩戴流通人的感应境界都是不可思议的,大者生天毕竟成佛之报,小者也是出入平安顺心如意,这是真实无虚的。很多人天天在那诵经持咒,一方面为坚固道种,清净身心,为出离六道做准备;再有一方面,就是给自己或有缘人或众生求福求慧,所以,才有了袁了凡改变命运这个真实事例的广泛流传。

《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说:“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经文中写着呢,就是求什么有什么,我佛语无虚妄,怎么能欺骗众生呢。《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证耳根圆通,亲口所说“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地藏经》提及感应之处更多,后半部几乎满篇都是,随便举个例子:“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想看经,但记性不好,边读边忘的人,是因为有障在盖,那就要请地藏王菩萨加持了,很简单的,将一杯净水安放在地藏王菩萨像前一日一夜,然后服下,二十一天之内(觉得时间长?那就七天也可以),你能不杀不酒肉,身心清净,那么地藏菩萨便会一天在你的梦里出现,他或摸你顶,或授你灌顶水,“其人梦觉,即获聪明,应是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更不忘失一句一偈。”这个你前期你所做的就是感,地藏王菩萨摸你顶,授你灌顶水,就是应,“应是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就是道交神验。




很多人退心因为什么?很简单,最直接的就是,没有感应。譬如他念佛,经文中写着凶事横事不如意事都不能入耳,多远的区域内,灾殃都不会有,结果呢,这个念佛的人还是有病,还是丢东西,还是招来种种不如意,甚至依旧出了横事,得了恶疾,这个念佛人不怀疑佛说才怪,而且旁边的人都有怀疑的理由。于是的退心,实乃情理之中。

这样的事列同样不少,这一时就不停地有人和我提起这个,也许是他们感应到我要写这方面的文章吧。几天前的一个中午有人和我说,一个信佛的老头被车撞死了,晚上我又遇到一个女人说她不信佛的因缘,用她的话说“我母亲自从信佛后,就常常得病,最后死了”我问第一个,信佛有真信有相似信有假信,你怎么知道的那是个信佛的老头?你看到他为人处世了吗?他说,没有,只是听说的。我又问他,既然你要评价一个人或者是信佛的或者是不信佛的,请问你对“信佛”这两个字是怎么理解的呢?标准在哪里?他想了一想,觉得确实是自己犯了为人的一些通病,不知闻思,人云亦云。

我问第二个女人,你的老婆婆是怎么信佛呢?她说,她心可诚了,总是上香供果的,人家供一尊佛,她供满堂的佛,屋子里的香气熏的人都不能进。我说:她平时是怎么对人对事的呢?你看她为人处世的时候贪嗔痴心是少了呢,还是多了?女人回答:这个我不知道……我说,我认识的人里有一步一个头叩到山顶寺庙的;有捐钱一捆一捆的;有每年都去庙里住的;有吃全素的,至于上香从来都是上贵的人则更多,但是他们在我眼里都不是正信的人……

信佛,要从锤炼自己的身心做起,简单的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一个信佛的人,如果未曾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那我真不知这个修行的人修的到底是什么。又说到修养,我常见一些自诩如何定力如何智慧的人,每遇一点得失之事就烦恼不断,每做一点功德逢人就说,此为损法财减慧命之举,岂是有修有德人所为。再有多闻一类,此类人也能说法说教,只是不见自家精神不见本有悟性,只会在那里引经据典,人云亦云,不见实相不达实义,我不知道此类人的所闻所慧表现在了哪里。

六尘是造业的机缘,业性是轮回的根本,佛说经文教诲是大法船,但也需我们抬抬脚来登上,面对染污的外缘,面对妄想纠结的五蕴,我们要把自己的本心清净下来,摒除爱见之恶因,常乐无我之诸缘,要乘此心开,要逆生死流而不是顺生死流,如此才能入解脱道,上涅槃路。吃素的动错了心,慈悲心不长不说,贡高心还起来了,这样的人,那个素都吃哪里去了?大慈大悲的人他吃什么都没有问题,不慈不悲的人,他就是不吃饭,也一样是要出问题;每年去寺庙住能怎么样呢?你就是去大梵天上住,贪图利养的心思不变不化,不知赞叹只会嫉妒,德性不长脾气反增,那今世烧善根,后世堕你没商量;整天忙忙活活跑这跑那的,不知道自性具足,风光本有,心外求佛,如何认得佛指所示之月?我言此等信众,着相之为,无内之竹,实为迷路复迷途,诚可怜悯;一把把捐钱的,且不说那些钱的来源干净与否,但就一个求平安,便已经是当乐此身,终是人天福报,成顺生死流一类;如染污心起攀缘力,就算叩上一千个头,也总是不明所以,枉费功夫,我执除才能登圣,法执除方证菩提,此时,弘一大师灵犀文彩突现我心:“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佛菩萨不舍一人,只是诸君求佛处切莫执象,否则任是他乡花似锦,偏是你去不逢春,佛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佛。我曾瞻仰佛陀舍利,以头叩在他人所踩之砖上,那一刻,我心深处突然升起一念执相……因地不真,果在哪里,妄人妄为,全归是毁,合理?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