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坤易学工作室=修证

莫取贪嗔痴性

作者:祥 坤
2020年11月23日

《坛经》——神秀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说其: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楞伽经》——谓如来声闻缘觉,不取贪恚痴性为有为无。大慧,此中何等为坏者?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贪恚痴性,后不复取。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




修行在我所(意识心我的所有法)上用功的人,古今都非常多(应该说是异常多),本人引《坛经》和《楞伽经》中此颇具代表性的两段便足以证明“我所”上用功者是违远圆通错用心的人,因早已被佛陀和祖师否定。修行想要证二乘解脱果大乘佛菩提果的善解行者们都不是在贪嗔痴上用功的人,因贪嗔痴性依附于蕴处界故,因蕴处界为缘生法故。



贪嗔痴是什么呢?是内心过去世我见我执历缘对境时种子流注感应生成的外法,便如贪钱贪色贪寿禄贪各种境界受,这些心所法的生成,都是需要八识背后提供前世各种贪染业种的现行,而且,贪嗔痴性的有无都必须建立在五蕴身和意识心的基础上,而五蕴身和意识心都是无自性的因缘所生法,归无常生灭变异,借其功能性所生枝末表象的外法心所行法贪嗔痴,只是无始劫来无明熏染我见我执的部分,并不能代替我见我执,若只在表象我所上用工,而从不能否定意识我的虚妄性断灭性,便不会触及到断我见与我执的核心。

便如贪嗔痴性如果没有意识我意根我的分别我见与俱生我执,又怎么会对六尘境界触作意而起各种心行呢?所以大乘修行的人是不会落在我所的有无上有功的,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三界内业果所系缚的法,是人天法,是轮回法,不是出三界的圣人法,断灭贪嗔痴性表象法并不能解脱,解脱必须要断其背后我见我执这些轮回的根本因。

而且人人可以现观,你即便认为自己已经断了贪嗔痴性,也一样解脱不了,因为教解行证没有和解脱道与菩提道相应,你的五蕴身我还在,各种境界受还在,对内相分六尘的执取还在,境界风一吹,七识我的浪涛还在,说直白一点,你一样有烦恼,你依旧不能证果,依旧读不懂禅宗公案般若经典,更不要说善会唯识种智了,而这些你从来不在意的,恰恰是出三界或者成佛的必须知见。

相对二乘(声闻和缘觉)来说,如果断了我见我执我所执(需一一现观并能证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缘生法是虚妄法,同时相信佛说无余涅盘不是断灭空,是如来藏不对三界之本体自住境界),那寄附于上的贪嗔痴性自然随灭,如此根上用功,即成阿含经所教之为依此证得解脱果。所以初果叫断三缚结(我见、戒禁取见、疑见),二果是薄地(贪嗔痴始薄),以上是以断我见(以色身为我意识心为我的身见边见邪见)之见所断为基础条件,然后才是修所断的部分,而不是上来就断贪嗔痴等被生心之所有法。相对大乘来说,明心后便破一分无始无明,自然有转依之处(找到本心如来藏这个万法所依止处),从此绝不会认意识我意根我为我,贪嗔痴继而一定随转随薄,渐渐成就圆满三品六七之妙观察和平等性智,渐渐发起圆满真如之各种无漏有为功德性,这样的修行路途直接又快速,为什么不思维汲取呢。



走了那么多的路(成佛之路需广发大心深心久远心),消耗了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可曾问过自己修行以什么为宗旨?证量标准是什么?关于那些耳熟能详的阿罗汉和三贤位菩萨,他们的证解行门可否知道清楚?如果不想成为脱离轮回的阿罗汉,也不想成为勇入轮回的大乘胜义者,那“修”的意义都是什么呢?是上天天福享尽再堕落?地狱鬼道出来再畜生道,先成识蕴低劣的低等生物,再一点点积累向上作人的福德?成就这样的没完没了有什么意义呢?

或者是了生死出轮回,或者是证实相终成佛,是接触佛法的每一个人或几世或无量劫铸就的可选之路(有能回心大乘的二乘,也有能退却初心的大乘人,两者所以互换,都是过去因缘种子强弱现行与否的造就)。成佛即是大乘之路(大乘涵盖二乘,二乘却不能涵盖大乘),而要出轮回了生死却可以是阿罗汉辟支佛之路,其路是以断我见我执之烦恼障现行为主,证得二种涅盘(有余无余)断分段生死为标准;而那一条成佛之路,是菩萨明心后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已知并能现观生命实相,故而不畏生死,世世轮回增上三学不但断一念无明所摄之烦恼障现行而且断各种习气随眠种,又断无始无明所摄之所知障无量沙尘随眠细惑,直到佛地证无住处涅盘(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亦是大涅盘究竟涅盘,如此自在来去三界,度化有缘而不落生死,应化身常在轮回而不受生死控制(因为已经了了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因为已经究竟成就一切种智,因为斯时圆满任运法身无垢识各种功德)。二乘路短,如果坚信真行而上路,最迟不过七次人天往返就能证到极果(即经论说最懈怠的初果人),精进勇猛的人一生就能承办;大乘路长,理论上成佛是三大阿僧祈劫(大乘行者只有在轮回路上才能圆满十度成就果地佛必须的定慧福资),但可以化长劫为短劫,全在往昔今生来世所种因缘(尤其是和往昔佛菩萨与大善知识的结缘很重要,若某生值遇大善知识住世,深信随学者将上升神速),但即便如此,能进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最快也要许久许久。所以预示着将来成佛的大乘行者们,会因为世世轮回福慧增进的缘故,度化无量和他有缘的人,这些人便也许是将来他成佛后相信并往生那个世界的众生(诸佛都相互赞叹,众生随因缘去哪个世界他都高兴)。

除此之外,修什么都超越不了生死,修什么都跑不出三界,即便往生极乐世界,也一样是要依此修证这两条路(最终汇入佛菩提路)。


极乐世界当然好,但确实有两点不足。第一就是去得了与否不一定(肉眼看不到的善根福德因缘起的才是背后决定作用,期间不足者只能中品下生或者下品往生),我们不能认为此一生只要会念弥陀名号就再无需深入大乘经藏,可以明显看到上品所生的都是在大乘上用功的人,最起码都是不谤大乘;第二就是极乐世界证道时间真的太长了。上品中生的人在莲花中住一个晚上才华开见佛,那边一个晚上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半个大劫,如果要换算的话都是以亿为单位了,然后再七天才到位不退(禅宗多数真悟者都在此位不退位,当然禅宗也有更高证量甚至入地的菩萨)。以上是针对大乘心性往生者说,那么针对二乘心性者来说呢,如中品下生,花苞七天才开,才能见到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佛陀不出现),闻法以后只是证得初果,一小劫以后才能得证四果成阿罗汉(都是极乐世界的时间)。而在此苦来逼迫的娑婆世界人道呢,一生的时间证得二乘极果都是可能的(佛陀身边当时那么多的证四果的阿罗汉和历代一直出现的明心见性位不退菩萨就是明证)。所以,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更应该努力大乘,到时心念所系,便有把握上品上生。



以上我引《楞伽经》原文之意为:成就佛菩提道和二乘声闻缘觉出世圣人道,都不在认取贪嗔痴其性的“有”或“无”上用功(因为贪嗔痴性是在意识我意根我处建立起来的三界轮回心所法,意识我意根我尚且虚妄,何况附着其上的各种心所法?)佛问大慧,何者是坏三乘菩提道法的所谓行门呢?大慧禀告佛陀说,那些先认为贪嗔痴性是实有而且不净的人,然后他们再想通过修行取断灭贪嗔痴性或者转变清净的人就是坏法的人。佛陀于是认可。

神秀是当时五祖弟子中的翘楚,大家都以为接法人必定是他,而恰恰佛法不从人情,真证道者慧眼从不蒙尘,他因为知见不足,遭到五祖人前高抬背后直接的否定。神秀偈意是说,修行要身姿如树样端正,心行如镜样纯净,常以对治法去打扫那些不好的念头,用以保持这一颗心的纯净,此正是为熄灭贪嗔痴而勤修戒定慧,正是落入妄计以为贪嗔痴性实有之中,复又以此妄立而欲除断,再后以为除断后时刻保持清净常明之心就是证得实相(问一句,此以为之实相心睡眠时断是未断?答断,则不是不生不灭心;答不断,则人睡着时清净常明心在哪里?)。执着断除贪嗔痴性者,恰恰是更加执着蕴处界我的人,解行未离三有,不与否定意识我相应,故而与道两途。

五祖对神秀知见的坚决否定,把古今多少大师一竿打落水中:你作这样的偈来描述你对明心的理解和见地,显示出你还没有找到如来藏本心,也因为未见到依此心为基础才能走向成佛之路的心性,所以你现在只在般若门外(明心之前都是般若外门凡夫位),似你这样的知见(如果不改变的话),要想寻觅到无上菩提(不与万法为侣之本觉的那颗菩提心),是不可能的事。(大乘法实相心第一义谛,你这样的知见不能承担)。

 


是不是觉得法义听起来有些残酷?因为你会发现这些证道要义和你以前理解的佛法从来不一样,所以大乘法往往根机不够的人要么不能听(金屑虽贵,入眼是病,故而佛陀三转法轮,先说小乘相对粗浅之出离法,因为一是当时就能证,二是般若相对教深一时难会难信难证),要么不想听(法华经佛说开示悟入实相当场就五千声闻凡夫离席),要么是不敢听(怕自己证不到实相,而住胎昏来世再难到此生的证量处,故而希望赶紧入灭,所以才经文中每提对大乘法心不惊怖的根机才能对应),因为很多的人从来都听不到这样第一义谛增上慧学的法要,所以实相般若慧唯识种智又被称之为闻所未闻法,是大乘别教明心后登地和成佛的必经之阶。

随缘写出这些,不定又动了谁执着我所认定贪嗔痴性世间有无的奶酪,只是佛法不从于人情,而应以佛为导,以圣言量为据。本人极希望今生彼此遇到有缘的人能少走弯路,最后用心一句:此一生万不要拿自己的法身慧命开玩笑,切不能闭眼跟随盲眼阿师长夜出海趣向轮回杂染之路。